念佛回家网

纯正净土宗念佛法义分享

法义文摘:临终助念都能往生,平时自己念佛更能往生


下品下生的人,临终的时候心中恐惧、慌乱,这时旁边的善知识为他开示说:“某某人哪!你就跟着我的声音一起念佛。”是别人在旁边念给他听、给他依 靠。可以说他是靠别人扶着他走路,他自己是没办法平稳地一步一步走路的。他这样都能往生,何况我们从现在开始,发自内心地、真切地念佛,誓毕此生,无有退 转,唯以净土为期,哪有不往生的呢?

有一句话说:

虽然终日彷徨,傍晚到达目的地,足矣!

意思是说,有一个人整天彷徨,找不到目标,找不到方法,可是就在太阳下山之前,他终于正确地找到目标,而且到达目的地了,这样可以说他就没有遗憾了,因为他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只是比较侥幸、危险。

以我们来说,不会像那个人一样终日彷徨、直到傍晚才侥幸到达目的地,我们是现在就已经锁定目标,而且终将到达目的地,对不对?因为我们是一个愿生弥 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护当中,虽然肉体还在娑婆世界,但是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虽然此生果报还没有尽,但已经不是六道轮 回的凡夫了

因此,净土宗的特色就是“平生业成”——在我们平生、还没有临终之时,我们往生的业因已经圆满成就了;有了这个业因,自自然然就会获得往生成佛这个果,这叫作“平生业成”。

这样的特色,是净土宗特有的。如果靠自力修行,就没有这样的特色。

善导祖师《观经疏 玄义分》说:

圣众庄严:

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此文之意是,所谓极乐世界的圣众,包含两部分:

一是“现在彼众”,指现在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正在极乐世界里的众生。

二是“十方法界同生者”,也就是现在虽然还没有往生极乐,还在十方法界各自的国土,但他们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因而必定获得往生。因此,从因说果,可谓念佛人已是极乐世界的圣众,已非娑婆世界的凡夫。

先往生极乐世界的是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之后陆续不断往生的十方法界众生,可谓恒河沙数。凡念佛往生者,都必成佛,而且现在都与观音、势至同俦,如《观经》“芬陀利华”之文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善导祖师解释说:

专念弥陀佛名。

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

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

若念佛者:

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

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专念弥陀名者,

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又说: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

此“芬陀利华”之文,在于彰显“念佛功能,超绝无比”,一切定散等诸善万行,皆所不及,不能为比。

此“芬陀利华”之文,也是“佛出世本怀文”。佛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一大事”莫过于成佛,而念佛即能往生成佛,故以“芬陀利华”比喻念佛之人。

诸花之中,莲花最胜;法界之中,佛最为胜,故《涅槃经》以“芬陀利华”比喻佛。而《观经》以“芬陀利华”比喻念佛人,以念佛人后生必定成佛之故,故预先以“芬陀利华”比喻之。

《大经》亦以莲花赞叹极乐世界之菩萨而言:

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

因地果地,虽有不同,比喻皆同,以必往生、必成佛故。

此文也是世尊对念佛人的授记,授记其必定往生,必定成佛;现在与二圣同俦,当来往生极乐净土坐道场而成佛。

若非念佛者,则非“芬陀利华”,非观音、势至为其胜友,非坐道场,生诸佛家;亦非可获现当二益。

故“芬陀利华”之文,彰显净土宗之念佛法门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法门,是“现当二益”的法门。

——摘自 HJ上人 《无条件的救度》


上一篇:法义文摘:恶人临终十念都能往生,善人平生多念更能往生

下一篇:法义文摘:念佛使必堕地狱之人不堕地狱,不能往生之人亦生极乐

推荐阅读:念佛实用仪轨(简化版)——实际运用方法汇总

Copyright 念佛回家网 nfhj.amtf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