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回家网

纯正净土宗念佛法义分享

法义文摘:善恶凡夫只要一念至心回向也能够往生


二、二十五有众生

“十方众生”在《无量寿经》本身来讲,是怎么解释的呢?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

诸有众生。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言:

余佛刹中,诸有情类。

“诸有”“诸有情类”,意思一样,是指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

所谓“二十五有”,就是二十五种有着生死轮回的生命形态,就是指六道,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天界里面又包含欲界六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同时,又涵盖初果、二果、三果的圣者,这样归纳起来,总共有二十五种,所以叫做二十五有。

“有”是佛教的专有名词,“有”就是有生死轮回。成了四果阿罗汉,了脱轮回,就不再“有”,所谓“不受后有”,在此之前都是“有”。

《往生论注》八番问答

我们的净土宗的祖师,对于“诸有众生”是怎么样的众生,有很简要明了的定义。

在昙鸾大师所作的《往生论注》卷上的最后,就是“八番问答”的地方,昙鸾大师以问答的方式来显示,“诸有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

何等众生问答

第一问答,也就是“何等众生问答”:

问曰:

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此指共何等众生耶?

净土宗三经一论的《往生论》,是天亲菩萨所写,由偈语和论文两部分组成,文字并不长,偈语也只有二十四首,每一首四句,每一句五个字。最后一首显示作这部论的目的说: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他作这部《往生论》,目的是为了亲见阿弥陀佛,同时,也普遍地跟所有众生一起往生安乐国,所以说“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但若论天亲菩萨,他不是凡夫,是菩萨。菩萨所说的“普共诸众生”,这个“众生”到底是菩萨的众生,还是我们六道还有贪嗔痴、具足烦恼的凡夫呢?如果 他所共的众生是菩萨的话,那么这部论对我们来讲就等于没有份了;如果是像我们这样的众生的话,那么他所说的法门,也就是我们所做得到的法门。那么,到底是 共菩萨众生还是共凡夫众生?

昙鸾大师为了把“普共诸众生”的定义显示出来,让我们凡夫得到安心、得到满足,晓得这部《往生论》是为我们凡夫所写的,所以做了这个自问自答。

“普共诸众生”到底是共怎样的众生呢?昙鸾大师举出《无量寿经》里面的第十七愿的成就文,以及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来回答。

《无量寿经》佛告阿难: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

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成就文解释为“诸有众生”,而“诸有众生”昙鸾大师就解释为“一切外凡夫人”。诸有众生,乃至临终的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也能够往生,所以就断定一切外凡夫人也都能够往生。

一切外凡夫人

昙鸾大师在这里所说的“外凡夫人”,如果以天台宗的解释,“十信”的阶位叫做外凡夫,若论十信阶位,初信位已是断见惑之初果罗汉,不是一般凡夫。但是,昙鸾大师在这里所讲的“外凡夫”是指“十信外”之“博地凡夫”,既然是十信之外的凡夫,就表示还有烦恼,还会造业造罪。

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也对“外凡夫”有解释,他说:

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

亦名不定聚,亦名外凡夫。

轻毛

“轻毛”,像毛发那么轻,随便一点点风一吹,他就会随风或东或西。所以,“轻毛”就是形容我们一般的凡夫,心力很拙劣、很脆弱,会随着环境而进进退退,而造善或是造恶。

由此可知,“诸有众生”就是指一般的善恶凡夫。善恶凡夫只要一念至心回向也能够往生,也就是说,即使临终十念、一念,至心愿生极乐,当下也能够往生。

这就是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讲的,“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连载中...)

——摘自 HJ上人《第十八愿讲话》连载

上一篇:需要弥陀救度的众生,是还在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六道轮回的凡夫

下一篇:法义文摘:最恶众生都能念佛往生,说明一切众生都能往生

推荐阅读:念佛实用仪轨(简化版)——实际运用方法汇总

Copyright 念佛回家网 nfhj.amtf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