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回家网

纯正净土宗念佛法义分享

法义学习:净土宗是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普度众生之所在


第二十八点 显净土宗是佛教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普度众生之所在

如上所述,佛教是慈悲的宗教,慈悲之中兼具“无我”特质,简言之,佛教以无我与慈悲为主要内涵,若缺其一,即非佛教。因为无我与慈悲之故,才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普度众生,拔苦与乐”。

然而,佛教大乘、小乘之八万四千法门,显教、密教之八大宗派,有哪个法门哪个宗派能够真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普度众生,拔除一切众生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苦与分证法性的变易生死苦,圆满地达到佛教的目的呢?

答案是,除了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净土宗之外,其他任何法门都无能为力。何故?因为极乐净土之往生只要念佛,任何人都能,而且既容易、轻松,又快速、高超。

如经云: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

因此,龙树菩萨于其《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开宗明义便将一代佛教所有法门大判为易行道与难行道。所谓易行道,即是专称弥陀佛名的净土宗,以其为易中之易,并且以乘船譬喻之;所谓难行道,则为称名念佛之外的所有法门,并以步行譬喻之。龙树菩萨《易行品》言: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此文虽短,分量很重,意义深远,简明扼要地将整个佛教的教理行证,大判为“难行道、步行、苦”与“易行道、乘船、乐”,并进一步说明易行道的内容而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由上述三段法语明显可知,易行道是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便能“易行疾至不退转地”;阿惟越致地即是不退转地,故言“易行疾至不退转地”。

至于难行道之其他各宗派各法门,则行者必须能够长时长劫“勤行精进”。其内容,龙树菩萨于《易行品》概要而言:

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

此段法语,显明难行道是要广修种种艰难的法门(行诸难行),而且必须经过多生多劫持续地勤行精进(久乃可得),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屡有退转的可能性(或堕声闻、辟支佛地),未能必然获得阿鞞跋致(不退转地)。

此难易二道的比较,若做成图表,更能一目了然:

由于只要专一地称念弥陀佛名,便能快速地于今生必获不退转,是“易行”而又“疾至”,因此龙树菩萨以“乘船、乐”形容之。

天亲菩萨《往生论》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也说: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道绰大师《安乐集》也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

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善导祖师也说: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印光大师也说:

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

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了生死者。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也因此,下品下生的极重罪人,只有堕落地狱之业,毫无勤行圣道法门之能,然而只是念佛,不仅不堕地狱,而且脱离六道轮回,进而不可思议地往生弥陀净土,而将于弥陀净土一生成佛。若无念佛的净土法门,则不但下品下生的众生不能脱离地狱及六道轮回,即便一般行者,乃至上根利智,也有中途退转道业的可能。

由此可知,只有净土宗的专称弥陀佛名,才是佛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之所在;若无净土宗,则佛教所谈的慈悲便不圆满,甚至成为戏论。

伟哉!净土宗于佛教之中的价值与地位,不言可喻。

——摘自HJ上人《无条件的救度》

上一篇:法义学习:弥陀救度无一遗漏,不论何人,只要念佛都能往生成佛

下一篇:法义学习:净土宗之称名念佛,最易行、最稳当、最直捷、最圆顿

推荐阅读:念佛实用仪轨(简化版)——实际运用方法汇总

Copyright 念佛回家网 nfhj.amtf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