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分类> 机法两种深信 信心
而要全凭佛力,专一念佛,若不自觉自己无力,毫无自力,便有所保留,不能通身靠倒弥陀、全凭弥陀佛力。
因此善导祖师依经文之意,而劝勉净土行人应具足“机法两种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第一段是机深信:毫无疑惑地深信自己“无有出离之缘”,自己无力可凭,常没常流转。
第二段是法深信:毫无疑惑地深信“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弥陀有力,全凭他力,必定往生。
此文名为“二种深信”之文,列在《观经疏》第四卷《散善义》之“深心释”。“深心”即是“深信之心”。
此文显明“机法二种深信”。“机”指凡夫,“法”指弥陀。凡夫深信自己三业都是罪恶,永沉轮回,无出三界之力;然此凡夫,正是弥陀深生悲悯、为其发 愿立誓所要救度的对象。此凡夫恐惧不安的心中,体悟弥陀本愿力的摄护救度之真实,而毫无疑虑地信受弥陀本愿之救度,当下实时获得往生决定,此即“无疑无 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之意。
阿弥陀佛既已成佛,则他救度众生的誓愿是金刚不变的,所以我们仰信佛所说,不加怀疑,无疑无虑。心中没有怀疑,当然也就没有种种“可能或不可能”的忧虑、顾虑,所谓“无疑无虑,乘彼愿力”,依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尤其是第十八愿,那就“定得往生”。
净土宗的核心是“机法两种深信”,对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能够了解、深信,就不会退转,就决定往生。
净土宗是救度的法门,能救者弥陀,所救者众生。弥陀是法,众生是机;法者救机,机者信法;深信机无出离之缘,深信法救如此之机;法不离机,机不离法;机法一体,生佛不离。若无机深信,则无法深信;若无机法深信,则非真实信心,也非弥陀弟子。
虽言信机、信法,并非信心有两种,是一个深信,从机、法两方面来说明。信机即“舍自”,信法即“归他”。一个信心之中圆具舍自与归他,此是净土门他力之信相。
善导祖师的机法两种深信,显明罪恶生死凡夫之机,感受到正当堕落悬崖时,突然被佛凌空托起;在海中挣扎没顶时,被佛抱上愿船。所谓绝处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
故此法门是完全他力、绝对他力的救度法门,无丝毫的自力与造作。因此龙树菩萨譬喻为“乘船”,坐在愿船上的人既不必付船费,也不必帮忙驾驶;自己不管有何力量,在此均无用武之地。何况就是因为毫无力量,才会堕落,才会被救。
堕落与被救是同时感受到的。当有这种感受时,心中就有平安、喜乐,就有感恩、惭愧,因为机的罪恶感在内心发露与法的大悲愿在内心发酵,故性情会转 变。以前刚强计较,现在柔和不诤;以前缺乏慈爱,现在有了悲心。凡一切的逆境挫折,都会反省是自己的过失,或宿世的罪业,而不会责怪别人。此后的生活是对 佛有信心,对己有愧心,对人有爱心。
有了机法两种深信,就是信心决定,就是金刚信,不会再改变。不管是信深、信浅或心的感受如何,都算是深信。如果会改变,那就不是对机没有深信,就是 对法没有深信。对机没有深信,对法一定也没有深信;对法没有深信,对机也一定没有深信。这两个深信是一体的,有机深信就有法深信,如果只是信机而不信法, 那不算信机,只是一般的“罪恶观”。
“罪恶观”净土门有,圣道门也有。净土法门的机深信与一般的罪恶观不同,我们是从信靠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角度而说罪恶观是机深信。
理解这两个信的内容,无非也是自觉凭自力无有出离之缘,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唯有弥陀本愿救度这个法门才能使自己有出离之缘,而且可以快速成佛。
如果未能了解自己真的是知识浅薄、根器陋劣、业障深重、烦恼强盛,就无法彻彻底底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好比一个人,如果没有自觉他已坠入大海,正在大海中随浪浮沉,甚至即将灭顶,他就很难生起求救的心。
释迦牟尼佛说“人身难得”,得人身就好像“盲龟值浮木”,既然如此,当然都是在三恶道轮回。最可悲的是“无有出离之缘”,如果过去没有机会,现在也 没有机会,可是未来有机会的话,那还有一线希望;但如果都没有出离之缘,岂不是永恒、尽未来际、从始至终都要在三恶道轮转了!当我们深深触到“无有出离之 缘”的悲和痛,就知道它超越了世间任何的痛苦,即使匍匐在地上哀嚎,都没法显露那种无有出离之缘的悲痛,那种悲痛是无法形容的,是达到顶点的。一个学佛 者,如果无法体会到本身没有出离之缘、没有解脱希望的话,就很难依靠弥陀救度的法门。
我们如能像善导祖师所说,自觉是“罪恶生死凡夫”,生生世世只有沉沦,永远无法解脱,自然对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会犹如溺水之人的彻底投靠,全凭救度, 内心就不会犹豫、怀疑或筹虑,就不会无知、侥幸地认为自己可以靠某种功德或某种法门出离,那种法门比念佛往生更可靠、更殊胜——不会有这种心态。我们就会 死心塌地、老老实实地专念弥陀,全凭弥陀救度。
因为有“机法两种深信”,自觉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学得来,除念佛之外一无所靠,后退无路,两边也无活路,只能走上白道。走在白道上,就是机法 两种深信的现象;走在白道上,一定是正念直来,不可能后退。这种众生已经在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当中,不可能再堕入水火之难,也不可能轮回于六道之中。
我们是学佛的人,必须依照佛所讲的戒律作为我们身口意三业以及生活的基本规范。所以,不管圣道门也好,净土门也好,都要有向上、向净、学佛而想成佛之心,都希望能持好佛陀所要求的戒律,如果没有这种观念,就不是学佛的人了。
再进一步,他发现自己有心无力,应该做而做不到,心虽有所向往,可是业障来了,习气来了,没办法降伏,所以才需要归入弥陀的救度。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有机的深信。有了机深信,心性自然就会柔和。所以,有没有机深信,也可从自己的心有没有惭愧、谦卑、柔和来判断。
另一方面,如果有法的深信,自然就会“阿弥陀佛爱我们,我们也去爱他人”,如果是圣人的话,就会做得很圆满。我们是凡夫,所以做得不圆满;因为不圆满,才更要有柔软心,更要有惭愧心。
一个人如果有“机法两种深信”,就会毫不勉强、自自然然地念念不舍弥陀佛名。因为有嘴巴就能出声,有心就会起心动念,只是将它转为名号而已。
——摘自 HJ上人 《无条件的救度》
上一篇:法义文摘:如不念佛,纵将三藏十二部佛经读得烂熟,仍于生死无关